脫貧攻堅已進入沖刺期。如何解決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徐鏡人建議,加大健康扶貧力度,更好地助力精準扶貧,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是‘十三五’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人口脫貧的一項重要的超常規舉措。”徐鏡人說,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一環,其目標有四:一是讓貧困地區的人口看得起??;二是讓他們看得上病;三是讓他們看得好??;四是讓他們少生病。
 
徐鏡人認為,實施健康扶貧工程,要加強針對性,精準施策。針對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區別不同情況,瞄準因病致貧的家庭和病種,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病種,防治并舉,分類救治,助力脫貧攻堅。首先精準識別對象,把病人和病種準確鑒別出來,然后實施精準醫療服務,對大病、慢病患者實現精準救治。在深度貧困地區,比如西部貧困地區,可探索建立長期固定化的醫療救援制度協調東部較發達地區專家組成醫療隊長期駐扎貧困地區,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有效充實貧困地區基層網底。
 
“西部貧困地區因病致貧、返貧人口數量多,健康扶貧任務重、難度大,醫療服務基礎條件補齊短板面臨的困難較大,再加上多為山區峽谷,就醫非常不便。”徐鏡人建議,應積極探索“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等新興技術,解決醫療服務能力短板的實際問題。
 
    讓貧困人口“少生病”,必須讓預防觀念和措施深入貧困地區。徐鏡人說,要加強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真正讓貧困人口少生病。特別要加大對貧困地區慢性病防治力度,防止剛剛走出貧困卻又被慢性病纏身的人返貧。
 
徐鏡人在調研中發現,更多貧困地區往往缺少一支穩定、專業的醫療衛生人員隊伍。他呼吁,要繼續在基層醫療衛生人員隊伍建設上下功夫,采取多種舉措,強化貧困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定向醫學免費培養等項目,推動醫療資源向貧困地區、農村基層下沉。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讓貧困人口消除病痛,擺脫貧困奔小康,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徐鏡人呼吁每一個制藥企業都要積極參與到健康精準扶貧工作中去,盡企業所能,助力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早日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讓他們早日恢復健康、早日脫貧摘帽,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http://sz.tznews.cn/tzrb/html/2019-03/14/content_180231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