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的泰州市花紅柳綠,生機昂然。位于高港區的揚子江藥業集團第39次“質量月”活動也接近了尾聲,但有關質量改進和提升的思想碰撞與行動仍在持續,這也使得記者在同期舉辦“質量月媒體開放日活動”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家知名藥企對質量和安全的執著與不懈追求。

戴鞋套、穿消毒衣、存包,走進揚子江藥業集團窗明幾凈、一塵不染、管理井然的質量檢測中心、凍干粉針劑2號車間和龍鳳堂提取1號車間,記者不禁被醒目處張貼的“基于黃金圈法則的藥品質量風險管控模式”所吸引。

“全集團有10多個子公司、50多個車間,數千名一線生產與質量員工,如何讓每個車間、每個工序、每個員工生產的每一片(瓶)藥品都是安全有效、質量可控且持續提高的?我們基于‘黃金圈法則’建立的質量管控體系,給予了很好的保障,使集團產品贏得了市場,也獲得了很好的聲譽。”揚子江藥業集團這樣解釋道。

構建由內而外管控模式

“黃金圈法則”由美國著名領導力專家、作家西蒙·斯涅克提出,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解決Why(為什么)、How(如何做)、What(做什么)這3個問題。西蒙研究發現,一般人都是從What出發由外而內進行思考,而那些最具感染力的領導者,其共同的特性是從Why出發由內而外進行思考,直指事物本質。因此,“黃金圈法則”就是一切從“為什么”出發,唯有先想清“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和“做什么”,從而獲得別人無法復制的競爭力。

在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徐鏡人看來,藥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必須要保證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在他的帶領下,揚子江藥業集團基于“黃金圈法則”確立了特有的藥品質量風險管控模式,從“為什么”開始,以“三不原則”確定“如何做”,以“四持續方法”決定“做什么”,由此打造了一個由內而外的管控模式。其中,“為什么”的核心是:任何困難都不能把我們打倒,唯有質量;“三不原則”為:不讓患者承擔風險(不讓有毒、有害、有問題的藥品進入患者身體內)、不讓風險升級(不使風險演變為事故或災難,不使風險造成的損失擴大)、不把風險轉移給他方(不把風險轉移給經銷商、醫院和藥店等其他相關單位);“四持續方法”是:持續質疑(對現存或潛在風險不斷思考,反復推敲)、持續識別(從不同維度、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分析、判斷和評估)、持續管控(用各種途徑、各種方法實施不斷深化的控制)和持續回顧(開展不斷總結、不斷積累的知識管理)。

“基于‘黃金圈法則’的藥品質量風險管控模式”的推出和實踐,讓揚子江藥業集團將傳統質量管理轉至事前的質量風險預控上。目前,這一模式已在集團得到廣泛推行。揚子江藥業集團也憑借這一模式,獲得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全方位護航藥品安全

針對近年來我國藥品市場競爭激烈以及不時出現的質量問題,揚子江藥業集團管理層認為,一個好的管控模式的有效運行,需要方方面面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護航藥品質量安全。

在揚子江藥業集團質量檢測中心、凍干粉針劑2號車間及龍鳳堂提取1號車間,記者發現,這里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檢測設備和生產設備。

“我們這個車間是按照FDA和歐盟標準建設的,車間設備設施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高。比如在自動化方面,擁有國內首條自動化進出料ALUS系統,實現了進料、出箱全過程無人干預,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無菌保證能力;在智能化方面,車間有一套對空調系統以及對環境中的微生物和微粒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的智能化系統,能夠持續、穩定的給藥品生產提供最佳的生產條件。”說起這些“武器”,凍干粉針劑2號車間主任王剛頗為自豪。

“我們的車間也采用國內最先進的自動化控制設計,通過自控元件采集生產信息,通過中央集中控制模式,使中藥提取技術逐步由粗放走向精細。”龍鳳堂提取1號車間主任楊文珂也不甘示弱。

除了采用先進的設備及管理軟件支撐安全生產外,揚子江藥業集團還從1998年開始在生產一線導入QC管理,并從2004年開始在每年的3月和9月開展兩次“質量月”活動,大力推進QC小組活動,按PDCA開展質量攻關。截至目前,揚子江藥業集團已累計完成了1000多個QC項目,培育了100多名QC高級診斷師,引領公司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奮力前行。

在原材料把關上,揚子江藥業集團也毫不放松。“目前,中藥飲片原材料市場存在著以假充真、染色等不規范經營行為,我們嚴把進廠關,并確立了‘四不’原則,即不假、不偽、不霉、不蟲蛀。同時,我們對供應商也實施嚴格管理,一個公司發現了供應商供貨有問題,集團所有公司都禁止使用其產品。”揚子江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質量技術中心主任梁元太說。

在研發上,揚子江藥業集團建有多層級研發體系,每年將銷售收入的3~4%用于新品開發。目前集團在研新藥品種400余個,形成了“研發一批、生產一批、儲備一批”的產品梯隊。

靠實力擁抱市場

因為在質量、安全、創新方面做足做實了文章,市場也向揚子江藥業集團敞開了大門。

目前,揚子江藥業集團所有生產車間均通過了新版GMP認證,銷售網絡已覆蓋到國內除臺灣以外的所有地區,生產的10多類、10多種劑型、200多個規格的產品市場認知度高,不少還領跑同類產品市場。以凍干粉針劑2號車間生產的注射用泮托拉唑為例,作為用于十二指潰瘍、胃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用藥,該產品年產值12億元,市場占有率達16%,在國內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而以百樂眠膠囊、蘇黃止咳糖漿、藍芩口服液、銀杏葉片等為代表的中藥產品,也獲得了國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等殊榮。

同時,集團還在荷蘭、香港成立了子公司,有85個品種96個規格的產品在23個國家或地區獲得了注冊批準,有50個品種54個規格的產品出口到了20個國家和地區,有4個車間、6個制劑品種和1個中藥提取物通過了歐盟GMP認證,有5個中藥材標準進入了《歐洲藥典》。

“這是我們不斷提升質量,向國際先進質量管理模式看齊取得的成果。”揚子江藥業集團執行總經理梁宏說。

今年1~3月,揚子江藥業集團首季迎來了“開門紅”。產品出廠100%合格,實現的產值、銷售和利稅同比分別增長了18%、18%和20.92%。在國家公布的289個藥品一致性評價產品目錄中,有4個完成了申報,另有3個通過了現場檢查。創新藥研發也取得了新突破。有進入臨床研究的兩個一類藥,抗失眠SHY-1303和抗腫瘤SHY-1301項目有序推進,達到了預期目標,另有兩個自主研發的創新項目也在快速推進中。在品牌建設上,集團也收獲不少:成功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首發了“揚子江藥業”高鐵列車。

面對這些漂亮的成績,徐鏡人卻認為,揚子江藥業集團仍然在人才、創新、生產自動化等方面面臨不少挑戰,仍然要樹立危機意識,從而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眼下,揚子江藥業集團正在開展數個品種的FDA和歐盟認證,推進企業質量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除此之外,集團還期望“十三五”期間在大健康產業布局方面實現新突破,特別在中藥創新上有所建樹,從而更好地履行“造好每粒藥,護佑人民的健康”的使命。
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2768.html